如何更改 EXT4/EXT3/EXT2 上的 Linux 分区标签名称和交换
分区是从物理磁盘中划分出来的空间,可用于安装操作系统或仅充当用户文件和其他数据的存储空间。每个分区都是直接在连接到系统的硬盘或外部磁盘上创建的,其起始和结束块地址标识了它在驱动器上占用的空间量。
虽然您可以创建 n 个所需的分区,但 Linux 系统最多可识别 16 个分区,这些分区可与任何 SCSI、SATA、PATA 或虚拟硬盘关联。对于识别上述分区,Linux系统有自己的通用约定。该约定的形式为“/dev/sdxn
”或“/dev/vdxn
”,其中“x
”是字母,“” >n
' 一个数字。
这里,'/dev'
是 '/'
文件系统中的目录,它保存与连接到 Linux 系统的每个设备关联的文件。之后,'s'
标识 SATA、SCSI 或 PATA 驱动器,'v'
用于基于 KVM 的计算机上的虚拟磁盘。下一个字母表,即 'd'
是设备的缩写,最后下一个字母表标识所连接的驱动器。
Linux 重要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和路径解释
如果您的系统有 4 个硬盘,您可能会找到以下列表:/dev/sda
、/dev/sdb
、/dev/sdc
、调用 'l' 选项时,fdisk 命令输出中的 /dev/sdd
。
字母后面是数字。典型的硬盘标识 4 个主分区,其中也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,它又包含多个逻辑分区。在这种情况下,第一个主分区(通常是引导分区)保留默认标签:'/dev/sda1'
,这表示它作为第一个硬盘上的第一个主分区的位置,同样 >'/dev/sdb1'
将是第二个硬盘上的第一个主分区。
下一个主分区将是sda2,然后是sda3,依此类推,逻辑分区从sda5开始。这只是 Linux 分区的制定方式,尽管目前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分区,即 Linux LVM 分区,在该分区上动态地从物理卷和卷组创建逻辑卷,而不会直接影响底层硬件。
Linux 文件系统和分区 – 类型和术语
裸 Linux 系统在正常安装期间配置 2 个分区,即 root ('/'
)(放置文件系统的位置)和 swap(临时存储空间,假设用于默认情况下是 RAM 的两倍,但这不是必需的)。
Bootloader一般安装在根分区或者第一个主分区。分区为随后在分区上创建的文件系统奠定了基础,但在此之前,需要将分区格式化为该分区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。
Linux 系统支持的一些文件系统包括:
- 外部2
- 外部3
- 外部4
- 雷瑟FS
- xfs
- 胖的
- HPFS/NTFS/exFAT
一些与 Linux 分区相关的术语:
主分区:
直接保存硬盘上根据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扇区地址指定的区域,并保存一个指示硬盘所在位置及其编号的标签。它可以保存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或用户配置的数据。
扩展分区:
保存其他分区的分区。创建扩展分区是为了容纳多个逻辑分区。与主分区不同,它不能保存已安装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,因为它保存和管理逻辑分区。
逻辑分区:
在前 4 个主分区之后,是位于扩展分区上的逻辑分区。这些通常用于保存用户指定的文件系统。交换空间也配置为逻辑分区。
Linux LVM 分区:
LVM 分区用于放置在逻辑卷上创建的文件系统。 LVM 是逻辑卷管理 (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) 的缩写,它是 Linux 的一项功能,用于在分区上动态创建逻辑卷。它需要一个分区,然后该分区保存一个物理卷,并将多个物理卷组合起来创建一个卷组,在该卷组上放置逻辑卷。然后逻辑卷被格式化以保存文件系统。
体积 :
一段格式化的空间,可以容纳文件系统。卷是在分区上创建的,用于在其上安装文件系统并允许其保存用户数据。
由于对分区的所有操作都需要修改其托管的文件系统的大小,因此任何分区的修改、删除或创建都需要小心地卸载和备份文件系统,以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。
一些可用于文件系统相关操作的 Linux 实用程序/命令包括:
- fdisk – 用于创建、修改、删除分区,包括创建和打印分区表等。
- parted – 执行与 fdisk 相同的操作,甚至还考虑了更多操作。
- df – 显示 Linux 文件系统上安装的所有文件系统及其安装点。
- mount – 用于挂载文件系统、目录、更改目录/设备的挂载点以及各种此类操作。
- mkfs – 创建和格式化文件系统。通常命令与所需的格式类型串联使用。例如:mkfs.ext4 用于格式化 ext4 类型的文件系统。
- umount – 用于从分区卸载文件系统。
- GParted/QParted – 适用于 Gnome 和 KDE 系统的 GUI Parted。
- 磁盘 – Linux 系统上预安装的软件实用程序,用于通过 GUI 管理分区。
用于更改或修改分区名称/标签的 Linux 实用程序/命令
用于更改或修改分区名称/标签的命令取决于该分区上的文件系统类型,某些常规命令除外。
您可以在下面找到所有此类命令的列表。
1.e2label或tune2fs
命令e2label或tune2fs用于更改ext2、ext3和ext4类型分区的标签。
e2label /dev/sda1 ROOT
OR
tune2fs –L ROOT_PART /dev/sda1
这里,ROOT
和ROOT_PART
是要添加到/dev/sda1
(ext4格式的分区)的标签。
2.ntfs标签
ntfslabel命令用于更改NTFS分区的标签。
ntfslabel /dev/sda5 NTFS_DIR
3. 雷瑟夫斯图恩
reiserfstune 命令用于标记 reiserFS 格式的分区。
注意:建议在执行此命令之前先卸载文件系统。
reiserfstune –l HOME_PART /dev/sdb1
其中,/dev/sdb1
是使用reiserFS文件系统格式化的分区。
4.mkswap
mkswap命令用于更改SWAP分区的标签。
卸载文件系统后,需要执行以下命令来更改交换分区的标签。
mkswap -L SWAP_PART /dev/sda5
其中,/dev/sda5
是SWAP格式的分区。
5.exfat标签
exfatlabel命令用于更改exFAT格式分区的标签。
exfatlabel /dev/sda3 EX_PART
6. 在 GUI – DISKS 中更改分区标签
磁盘是大多数 Linux 系统中预装的实用程序,它提供 GUI 来执行所有与分区相关的任务,这些任务由 fdisk 和 parted 完成,甚至还不止这些。磁盘可用于通过以下过程更改分区的标签:
磁盘 GUI 显示所有外部驱动器和所选外部驱动器的详细信息,包括分区、标签、大小和格式化类型。第一步是选择要更改标签的分区,这里是分区1,下一步是选择齿轮图标并编辑文件系统。
此后,系统将提示您更改所选分区的标签。
最后,分区的标签将被更改。
使用标签名称挂载分区的特殊 Linux 实用程序
1. 使用 Label 在启动时加载分区 – /etc/fstab 文件
/etc/fstab 是在引导时查阅以挂载系统上存在的分区的文件。默认情况下,根据此 /etc/fstab 文件中的条目,使用 UUID 来标识分区。
但是,还有另一种加载分区的方法,而不是那么长的 UUID,您可以在文件中传递该分区的标签而不是 UUID,从那时起,您的系统将使用 LABEL 而不是在系统上挂载分区UUID。
要使用标签而不是 UUID 加载任何分区,只需打开 /etc/fstab 文件进行编辑:
sudo vi /etc/fstab
文件如下所示:
在这里,分区是使用 UUID 来识别的,如上所示。现在,如果您希望使用标签识别分区,只需编辑文件中的相应条目,将 UUID=
替换为 LABEL=
。然后,保存并关闭文件。下次启动时,将使用标签而不是 UUID 加载分区。
2. 更改分区表中的分区条目:
某些命令可用于处理分区表中的分区条目并打乱分区表中的条目。
这些命令包括:
1.gdisk
该实用程序可用于对分区执行许多有用的操作,但这里重点介绍的是其更改分区名称的操作之一。
应遵循的程序:
gdisk
这将打开gdisk,系统将提示您输入要选择的磁盘。只需输入您要选择的磁盘即可。 '/dev/sda'
用于在第一个硬盘上操作。
接下来,您将看到以下提示,要求您输入任何命令。在此输入‘c’。系统将提示您选择要编辑其名称的分区号。输入分区名称,然后系统会提示您输入新名称。输入新名称并按ENTER。
Command(? For help):
接下来,使用以下选项验证您所做的更改是否已完成。
Command(? For help): p
现在关闭并退出 gdisk,保存您的更改。
Command(? For help): w
2. 安装
Mount 还可用于更改分区名称。此处可以使用以下过程:
卸载分区。
umount /partition
卸载后更改目录名称。
mountpoint /partition &>/dev/null || mv /partition /new_name_partition
编辑/etc/fstab并将分区的挂载点从/partition更改为/new_name_partition,然后重新挂载分区。
mount /new_name_partition
结论
以上是更改/修改 Linux 分区名称/标签的技术。如果您有其他有趣的技术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,请在您的宝贵意见中与我们分享。